冰心的《超人》中如何体现爱的哲学?
作品主人公何彬本是个冷心肠的人,信奉尼采的“爱和怜悯都是恶”的哲学。
他对周围的一切都表现得漠不关心,好像世界上就只有他一人似的,终日苦闷、彷徨,可后来在禄儿的感染下他感受到了母爱,从而唤起了他对生活的激情,终于懂得:“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的,不是互相遗弃的。”通过对何彬思想转变的描绘,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母爱的极力讴歌。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无条件的,是毫无保留的。求冰心的《超人》的读后感60字?
《超人》主要讲了一个叫何彬的冷心肠青年,为人十分冷淡。不与人交往,不与人搭话,不和别人在同一食堂吃饭。除了上班与同事说几句公事上的话外也从不开口。
何彬不但不和人交际,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受,屋里冷阴阴如山洞一般。但何彬却整天梦想着成为一个超人。后来,在半夜里,一个孩子的呻吟惊动了他,使他重新想起了感情,想起了许多往事,想起了他的母亲。明白了他所认为世界是空虚的、人生是无意识的、罪恶是怜悯的理论是错误的。他挣脱了自己的幻想,带着追念放下了心中的包袱。
看了这篇小说以后,我想,文中的何彬沉迷于幻想中,为人冷淡,而我们不能沉浸在幻想中,要有怜悯和爱心,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冰心的《超人》主要讲了什么?
冰心的短篇小说《超人》写于五四运动落潮期,发表在1921年4月份出版的《小说月报》上。小说主人公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他和人没交际,亦不爱带一点生气的东西,这源于他消极的人生态度。回首这一时期,青年们曾经的昂扬激情已经消退,热烈的运动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虚空的苦闷,许多青年从乐观救世急遽地变为悲观恨世。
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冰心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非常敏感,在北京这个“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上,她的责任在于唤起这类青年的“新的活力”,《超人》及其主人公何彬的创造,就基于这一目的。这也是冰心在“人生派”的大旗下,积极为人生的表现。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zjgdxz.com/post/14553.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