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写作背景?
昆明的雨写作背景是作者汪曾祺曾在昆明呆了七年之久,对昆明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非常了解,内心深处对昆明有着很深的情节,正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昆明, 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因此写下了《昆明的雨》。
汪曾祺说“: 我在昆明呆了七年。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说,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
昆明的雨从介绍自己给朋友的一幅画开始,这正是他闲适自由文风的体现。时隔四十年之久,作家想起昆明,头脑里记得的依然是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和它“金黄色的花”、“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可见这些形象留在记忆里的印迹之深。由此自然地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昆明的雨原文,汪曾祺?
《昆明的雨》表现了作者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
文章写了作者在昆明期间对雨季的见闻感受,文章开篇就用一种清新自然、不落俗套的笔调写出了昆明雨的特点,即: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停停下下但是并不单调。
其后作者没有直接写雨,而是写了一些雨中的景物,如:菌子、杨梅和缅桂花。这些景物衬托了昆明的雨,使昆明的雨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文章语言质朴,文字行云流水,诗情画意,趣味盎然,是一篇佳作。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3cd5d7d374cb0a46f21fabfb
扩展资料:
2017年,本文入选人教社新版语文教材,并邀请卫东为本文录音。
细节积累的两条原则:其一, “用心地体验”。其二, “有心地记忆”。汪曾祺叙事文本的鲜明特色,和他超群的细节记忆是分不开的。
昆明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名的“春城”、“花城”。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zjgdxz.com/post/17777.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