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和董卿聊漂泊时说到:浮萍是漂泊的,鱼不能算漂泊,你怎么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题记
在网上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禁莞尔。想必提问的朋友是想说毕天宇这个表述不太准确吧?
可是毕天宇名气又那么大,直接说出来有可能会被指责的口水淹死,所以干脆委婉些提个问题好些。
刚好那一期朗读者我看了,当期的节目主题是“家”。
访谈中毕飞宇讲述了自己对家的印象是“漂泊”,与现在“漂”在都市里的年轻人不一样,他说童年的漂泊是自己无法选择的。
他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两个重要的特点是:
一是没有根,不清楚父亲的身世,甚至羡慕清明时有地方可以上坟的那些小伙伴;
二是父母工作的移动性较大,父母从城里被送到乡下去劳动,之后每过四五年时间就要搬一次家。
乡下长大的孩子本是十几个在一块玩的,突然离开这一群孩子,再到完全陌生的环境,这样居无定所的童年生活,使他对“漂泊”有了自己深刻的感受。
家就是根,但毕飞宇没有根。
对他来说家的概念是漂泊,他曾羡慕别人可以代表一个家族去祭祖,也无限渴望去和泥土诉说。
但居无定所的漂泊给了他创作的源泉,一无所有的时代给了他强大的内心。
很多大城市里都充满了从各地漂泊来的寻求更好生活的人。他们可能会问,“漂泊的不只是你,我们也都在漂泊。”
对此,毕飞宇说:“当你离开家去寻找生活的时候,那是你主动选择的。
这跟命运让你四处飘散,是有质的区别的。我和你两个人来到河边,我们可以说那个浮萍是漂泊的,但我们不能说鸭子和鱼在漂泊。”
在现场的语境中,毕飞宇这样解释“漂泊”能说得过去吧,但是我也隐隐觉得不太准确。O(∩_∩)O哈哈~
在我印象里第一次感受到“浮萍”是文章开头题记里文天祥那两句诗: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同时我还知道了一个词语叫“飘零”,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文天祥此时的命运,就像飘在水面的无根浮萍一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也很难自己完全把握。
只有随着那狂风骤雨,飘飘荡荡,飘飘荡荡......身似浮萍的无助、迷惘,对前途的难料难知。
什么是漂泊?
船儿漂于水面,泊于他乡。人儿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这是漂泊;
漂泊也是心灵的旅程,我们生到这人世间,心便一直在漂泊,在寻找一个停靠的岸。
这个岸可能是一个家;是一段情;是千回百转后的蓦然回首;是千帆过尽后的顿悟......
漂泊不是飘零
飘零是一颗孤独的灵魂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样随风飞转,转徒无常;
而漂泊则是一颗虔诚的心灵充满向往,就像为心灵点亮一盏明灯,坚定不移,与飘零有着天壤之别。
漂泊更不是随风浮萍,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所以,个人觉得毕天宇老师打的这个比方如果换成:“我和你两个人来到河边,我们可以说那个浮萍是飘零的,鸭子和鱼是在漂泊。”会不会更妥帖一些呢?
鸭子和鱼为了生存和食物一样离开家乡,一样可以说是漂泊啊!
而我们毕天宇老师的童年也应该说是飘零吧,他幼时的“家”不正像那无根的浮萍飘飘荡荡却无从选择么?
一直记得电影《新龙门客栈》里林青霞念的关于浮萍的词,非常美,就用他来做结语吧:
浮萍飘零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声明:以上言论有抠字眼之嫌!但是看到这个问题了手贱便打了这样一篇文字,各位姑妄听之吧,O(∩_∩)O哈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zjgdxz.com/post/23607.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