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赞美李白的抒情散文500字的?
李白
,
你是我一生一世的情人
平生最仰慕文人,
然神州苍穹,
文海茫茫,
可谓众芳斗艳,
群星闪烁,
但我一直倾慕李白,
这位被天堂逐入凡间的谪仙人,且早已以心相许,矢志不渝。一向最倾慕美,诸如诗歌、美
酒、明月、爱情,每一个美的意象,都会引人产生美的遐想,而李白恰能集诸美于一身。所
以,李白,你是我一生一世的情人。
你超凡脱俗的风采,总让我神魂颠倒。
炯目明眸,
顾盼神飞。
峨冠博带,
衣袂飘举,
霓衣风马,
壮思欲飞,
风神俊朗,
神采飞扬。
侠肝义胆,豪气干云,仙风道骨,飘逸绝伦。你是风流倜傥的儒生,你是遗世独立的仙人,
你是手执利剑的侠客,你是脉脉含情的名士,你是我风采浪漫的情人。
你青春永驻的浪漫气质,总给予我狂飙般的激情。
青春总是短暂难留,稍纵即逝的,任你位高权重,凭你钱广财多,惟有时光留不住,惟有
青春唤不回。然而你,李白,留给世人的永远是澎湃激情,是勃勃英姿,是天马行空,是浪
漫无拘。你是大鹏,同风直起,扶摇直上;你是天马,来出月支,虎背龙翼;你是长剑,彻
夜吟啸,
雄心千里;
你是谈笑净胡沙的英雄,
你是直为斩楼兰的壮士。
你登山
“云间连下榻,
空中接行杯”
,
你临瀑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孤独时,
你邀月对饮;
寂寞处,
你借酒浇愁;愤懑时,你高歌“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失意时,你呐喊“我本不弃世,
世人自弃我”
。即使身边有再显赫的权贵显要,
你也不会“摧眉折腰”
;纵然前方有再猛烈的
惊涛骇浪,你也深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你让力士脱靴,让贵妃研磨,
你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
你的率真率直的感情,
如大江东去波涛滚滚,
如黄河决堤飞天而来。
你的热情会融化一切坚冰,
你的活力可冲决一切阻塞,
你豪迈的气概与天地同在,
你浪漫的
情怀与日月争辉。
和你在一起,
没时间感叹衰老疲惫,
和你在一起永不会产生美人迟暮之悲。
所以,李白,我要你做我一生一世的情人。
你恢弘瑰丽的锦绣文章,总滋润我贫瘠干涸的心田。
人世莫测,世路多艰,所以人的心情也是多彩的四季,瞬息万变的红霓。于是,得志时,
你同我一起高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失意时,你和我一起低吟“人生在
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既然现实无法让我们摆脱烦恼与痛苦,那么就让我们将心灵
自我放逐到一个自在逍遥的新境界。
清晨,我们一起追随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的豪迈洒脱,亲身体验轻舟飞渡的畅快愉悦;傍晚,我们一起欣赏“山随平野尽,江入
大荒流”的苍茫景色,亲自感受大自然的雄壮瑰丽。当“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时,我
们一起看“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尽情消受春愁;当“人生得意需尽欢,莫
使金樽空对月”时,我们一起“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尽情享受人生。不管
人生如何坎坷多舛,李白,有你的诗篇为伴,我的心灵不孤独。
李白,做我一生一世的情人吧,我要和你一起,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我要和你一起,对
月相酌,共影徘徊;我要和你一起,诗意地逍遥在神州大地,天上人间。
余光中的《寻李白》作赏析?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
《寻李白》的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诗的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的传说,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余光中认为:“我敢断言,今曰许多以诗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会下于六十年代那些以诗为名的魔咒呓语。”《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如“和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与羌马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又如“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诗中之眼,没有这种雄奇骇俗之句,怎么解为我们民族的诗的“谪仙”写照传神?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zjgdxz.com/post/23853.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