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艾青散文集读后感300字-艾青诗选读后感300字?
2020
11-03

艾青散文集读后感300字-艾青诗选读后感300字?

艾青的《农夫》读后感,400字谢谢?

农夫

你站在门沿 看着孩子的背影

让手上的烟 在轻轻的颤抖

由于你的沉默 没有闪亮的语言

就不想象有爱 跟你有些关联

你在天明时出走 从来不问为什么

有天你在回家的路上跌倒

才发觉已老

你站在屋沿 望着蓝色的天空

在手上的烟 已燃到尽头

我以为我懂 懂得鱼游在水中

而蝴蝶会哭吗? 答案飘在风中

你是否想过 生命的美是什么

是儿女的笑容 还是心中那片田

你用生命来写歌 歌里没有占有

你若从不肯说出口 诗人显得笨拙

这样沉默的脸孔 心里藏着什么

你若从不肯说出口 诗歌就不丰富

你用生命写歌 怎能没有点疑惑

你若从不肯说 就让答案留在风中

也许 答案就在――就在――风中

求一篇读后感,不要粘贴复制的,《我爱这土地》艾青的,字数200字?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作者对此作出了阐释。“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艾青诗选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就是在你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写出你的感受来。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一部分就象一个帽子或引子一样,交代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这一部分一般来说要简明、开门见山,不要饶圈子。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就可以了。第二部分:具体的感受过程。写法应采用边叙边议的方法,叙就是叙述所看的书报的感人的情节,议就是抒发我们的感受。要有层次有顺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顶点。叙述时要简述,抓住要点,不要抄原文。议论要真实得体,这样才能感人。这其实就是议论文的论述部分。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感受落到实处。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书报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比较,找出差别,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