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歌的特点?
艾青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他的诗中一再回荡着忧郁的调子,不仅《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郁积着深深的忧伤,甚至在歌颂光明的诗如《向太阳》等作品中,也总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对于艾青来说,“农民的忧郁”、“流浪汉的心态”是他情感世界的主要特征。
艾青善于准确恰当地捕捉意象,并赋予意象以广阔的象征意义,使诗意更加深沉浓郁,令人思索和回味,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中》。他非常注重声音和色彩的融合,通过二者的融合来构筑新奇的意象,以达到诗的特有情境,如《吹号者》、《火把》等。他善于用色彩的渲染以至构图线条的安排来增加形象的鲜明性,如《手推车》。
艾青的诗具有散文美。他的许多诗不押韵,而是让感情自由地流泻,通过内在的激情来感染读者。
如何理解艾青“诗歌的散文化”的艺术追求?
这里必须纠正一个概念。艾青先生在其《诗的散文美》中提出“散文美”的概念,但并没有说是要“散文化”!这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诗就是诗,要杜绝“散文化”。艾青先生提出的“散文美”其实是指诗歌的“叙述”特点,强调的是诗歌叙述要具象、扎实、生动,忌抽象、空泛、死扳,这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很明显。只有具象的内容才能更打动人,才能承载更具体的内涵。这就是“散文美”的意思,与“散文化”不搭边。如果诗歌真的“散文化”了那就不如干脆写散文。即使是“散文诗”,也只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质,不能太过“散文化”。这是绝不能混为一谈的!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zjgdxz.com/post/26731.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