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文章 > 老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写的散文诗为什么能打动人?
2020
11-03

老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写的散文诗为什么能打动人?

父亲写的散文诗为什么能打动人?

《父亲写的散文诗》是一首由董玉方作词,许飞作曲、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把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时间流逝、父亲已老的无奈诠释得丝丝入扣。

这首歌把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时间流逝、父亲已老的无奈诠释得丝丝入扣。

阅后和听了这首歌词,第一印象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没有华丽而奢侈的词语句字,而是平平淡淡,朴实无华。曲调优美舒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歌词和曲调,感情真挚。父子情跃然纸上,令人感动。例如歌词中唱道: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 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闹着要吃饼干”

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与曲调都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多么地打动人心,令人涕零泪下。朴实的情感,真情的流露,怎么能不打动人,使人流泪呢?

歌词与曲调中那种对父子的情感,留恋与怅惘与珍惜又是那么地催人泪下:

“这是父亲留下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 老得像一个影子”。

看到这里,使人感觉心酸,因为这个影子正在自己的身上重复再现。这就是人,一代传一代的人生,不可避免的现实。

最令人想不到的,打动人心的是最后那几句: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

这是作者告诉人们,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是自己无奈的将来的缩影。这里暗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和老一辈在一起的时光,因为,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那时的“旧报纸”就是自己。

这首歌创作于2016年,在社会上流行是从2017年,现在成了年轻人很流行的歌曲。这首歌道出了年轻人的心声,写出了父子情,提醒了年轻人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更要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养育之恩要牢牢记在心间,要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总之,这首歌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最关键的是作者抓住了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父子情之情感这一主题,再加上歌词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曲调平淡优美,抑扬舒展,唱出了现实和普通人的心声。也许,这是打动人心最关键的地方吧?

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许飞、李健、姚晨,谁唱的最好听?

个人认为李健唱的最好

“这么浓郁的歌曲,更应该藏而不露,更应该含蓄,要懂得节制,不能做过分的夸张和渲染。“ 实际的演唱时,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的演唱始终保持着一个极好的平衡度,含情而克制,仿佛亲人注视着你却欲语又止的目光。即便到后面感情爆发的段落,李健甚至难得地带着一点哭腔去抒发这散文诗带来的震撼和感动,但每到句末,总是会舒缓得收到娓娓道来的弱声。李健做到的是一个示范级的表演:“哀而不伤”并不是某种古板的不合时宜的教条、抑或中老年人荷尔蒙冷却后的偏好,而是真实的一种境界,就像一根柔韧的琴弦,并不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却可以在空气中不停的震动,不停的回响,不停的唤醒我们的内心,触动我们的情感。 歌词里但凡叙事的每一句,几乎都能触发极强的画面感,点燃我们记忆中最温暖的那些瞬间,我们父亲母亲与我们曾经简陋而温馨的一幕一幕;我们手足无措面对猝然而来小生命时的期许和惆怅;不断咬牙坚持,看到孩子笑一下就仿佛得到了最高奖赏的一次次短暂欢欣;以及因为害怕失去、每每不敢再去看那个影子、不敢再去读那张旧报纸时的隐隐作痛。这些东西熔合在一起,不断的让我们内心酸软。 李健在这首歌的最后加上了如下的歌词: 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 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 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 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有网友说,这让人立刻想到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但不仅仅是这份代代沉淀在土地里的牵绊让我们感动,更是因为即便被“抹去痕迹”,依然能传续下来的一种爱;更是因为这种爱让我们每个人都生出了坚强和勇气,去面对每个时代自己的不安和困境。 其实比起新加的最后一段,更好的一处歌词的改动,是在 那时的女儿一定会美得惊艳 有个爱她的男人要娶她回家 可想到这些我却不忍看她一眼 李健改成了: 那时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 有个可爱的姑娘和他成了家 但愿他们呐,不要活得如此艰难 这简直就是文学性的改动,以诗和诗的风雅。甚至我觉得,就是这样几句,让这首歌再次上升了一层格调。因为原曲更多的是女儿和父亲隔着时光的遥相咏叹,父亲此处想到自己的小情人、小天使终究会长成大姑娘,独立、成熟、成家,祝福越美好,不舍就越强烈。 而在李健的“男生版”这几句中,却是一个男人对一个未来的男人的体谅和传递,儿子在岁月的飞驰中,也会成为一个家庭顶天立地的男人,会像自己现在一样,承担更多责任,面对更多艰难,也会有走投无路疲惫不堪的时候、“痛往心里钻”的脆弱时刻,也可能面对父母的离去、不得不自己勉励支撑、为妻子、儿女遮风挡雨,把这种祝福和爱继续传递下去。这时“但愿他们不要活得如此艰难”才真正的如同一声太沉重又太美好的叹息,呵出在心上。也正是这句,让我从怀旧和心酸的状态。 再回到这首歌的体裁,《父亲写的散文诗》,不折不扣是一首民谣作品,正如李健现在演唱的绝大部分作品一样。

但是,如果我们对比原唱,我们会发现更多值得思索的东西。许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歌手,声线纯净、有自己的思想深度、更难得的是对吉他演奏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止于普通民谣弹奏的层面,这显出她对音乐有着不曾熄灭的企图心。

但在这首歌上,许飞所用的唱腔,几乎是一种标准化的“民谣腔”,短促的尾音、刻意减少的修饰,更硬的咬字方式。确实对于某些民谣人来说,是他们表达真挚朴实情感的不二法门。单如果对比她唱其它歌曲的咬字,就知道这并不是她正常的说话方式,而是为了这个特定的题材和形式而矫饰出来的。这显然是一种思维定势,甚至往大了说,折射的是某些圈子作茧自缚的倾向。许多人为中国的小众音乐、独立音乐生存艰难而哀叹,如赵雷的爆红和狼狈退场就把这些人的渴望和急躁展现得颇淋漓尽致。但李健用一次次震撼人心的表演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终会发光的金子、不怕巷深的好酒;个人独特的话语方式,无涉情感的表达,也绝不是某种门户的标志;在现代音乐的语境中,民谣是可以如何不拘一格的多元的融合各种音乐元素;一首真正优秀的民谣,是可以做到多么美好的程度。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