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文章 > 老舍幽默散文-急需!老舍的幽默自传?
2020
11-03

老舍幽默散文-急需!老舍的幽默自传?

老舍是笔名吗?你知道他到底是有多幽默吗?

老舍先生的幽默是任何人都模仿不来的。

1930年5月,老舍辞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职务后,回到北京,寄住在好友白涤洲家。就在这个月底,北京文坛陈逸飞代表当时很有影响的文艺团体“笑社”同仁造访老舍,他没有见到人,于是留下一信,谈及欲请老舍做“笑王”事。第二天,陈逸飞收到老舍的信――“辞王启”,内容是:“逸飞先生:您来,正赶上我由津回来大睡午觉,该死,其实白老先生也太爱我了。假如他进去叫我一声,我还能抱着‘不醒主义’吗?您封我为‘笑王’,真是不敢当!依中国逻辑,王必有妃,王必有府,王必有八人大轿,而我无妃、无府、无轿,其‘不王’也明矣。我星期三在家,您如愿来,请来;如不方便,改日我到您那儿去请安,敬祝笑安!弟舒舍予鞠躬。“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天,朋友来访,问老舍最近在写什么。老舍故作神秘地回答:”我正为‘皇帝’当‘奴才’呢!“朋友不解其意,走近书桌才知道,老舍正在替末代皇帝溥仪润色《我的前半生》一书。

老舍夫人回忆说:”老舍是个最幽默最能说的人,我从来都只听他说。那年暑假,他的三个好朋友轮流请我们吃饭,吃了三顿饭,见了三次面。开学后,我收到老舍的信,信里说,我们不能老是朋友请吃饭才能见面。现在你也有笔,我也有笔,咱俩就由笔谈起,来互相了解。于是,我们就开始通信,一写就是八十封。老舍又说,咱俩不能光通信,不结婚呀!你也岁数大了,我也岁数大了,你要觉得我还可以,咱俩就结婚吧,后来我们就结婚了。“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赵景深编辑给老舍写了一封约稿信,老舍打开一看,只见一张信纸只写了一个大大的”赵“字,且”赵“字又被一个大圆圈圈住。老舍一看就明白了:”赵某被围,要我快发救兵。“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诗一般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兵马?两千来个字!这还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这首答催稿的"苦相”,以及作者的自谦精神跃然纸上。

有次“抗敌文协”开联谊会,不知道谁叫一声:“老舍来段相声!”这可是突然袭击,没准备呀!可他是文协的“老大”不登台不行。老舍在身边左看右看,一下子就相中了相声演员欧少久。说什么呢?老舍略一思索,说:“反正相声就是一捧一逗,你随便出上句,我接下句。”两人上场了,欧少久说:“咱俩来个对春联。我的上联是――坐着走。”老舍说:“坐着怎么走哇"欧少久说:”你老舍先生来我们这儿做客,临走时,我给你雇辆车,你坐着走。“老舍说:”哦,这叫坐着走。好,我对下联――起来睡。“欧少久说:”起来怎么睡呀?“老舍说:”那天我深夜回家,家里等我不及,先和衣睡了。我唤他们说,我回来了,起来吧,起来睡。“这一段”现挂,很见老舍的才华,不仅仅是幽默。




急需!老舍的幽默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

3岁失怙,可谓无父。

学者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

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

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

每购奖券,以得末奖为荣,示甘于寒贱也。

27岁发奋读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

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

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

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有点出息。

老舍散文选里有哪些作品?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的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儿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遗著,未完)

《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老舍经典作品选》2002,当代世界

《草原》未知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