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充满童趣的散文-童年童趣的名家散文700字?
2020
11-05

充满童趣的散文-童年童趣的名家散文700字?

适合十岁儿童朗诵的诗歌或散文,充满童趣或激昂,要一分半钟左右?

一首《歌颂神舟飞船》的小诗,


让全家人都激动。


爷爷奶奶说:


杨利伟的航天成功


说明中国要飞起来了,


爸爸妈妈说:


我国正在实施


奔月的《嫦娥工程》!


我说:等我长大了,


我要报考航天员,


到太空飞行,


和国际空间站的朋友联欢同庆!


到那时,我要在天上


替爷爷奶奶高唱《东方红》,


我还要把《春天的故事》


从太空唱给爸爸妈妈听。


到那时,我要写一首


最新最美的小诗,


朗诵给太阳、


给月亮、给星星……


朗诵给长江、


给黄河、给长城……


朗诵给我们亲爱的祖国,


每一朵小花和每扇窗棂!


啊,国庆节的祝福,


祝福国庆,


捧出所有的童心,


编成一条彩虹,


彩虹上系着我们美丽的梦想,


彩虹上书写我们纯真的


深情――


祖国啊腾飞的祖国,


您频传的喜讯


催促我们快快成长,


看千万条红领巾


正张开火红的翅膀,


去迎接明天灿烂的黎明!

写童真童趣的名家散文800字?

一个已经不是孩子的孩子。

--题记 这是前段日子我在好友的微博里看到的简介。也许是同龄人的缘故,我竟从中体味到了一种无奈。一个已经不是孩子的孩子,看似矛盾,仔细品味,却别有一番寓意。在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发出这种感叹的孩子并不止有他一个。有时,我在想,是什么夺走了本应属于我们的童真童趣?是时间?时间无情地从指尖滑过,不留痕迹、不留情面地把童真从我们身边夺走。是压力?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原以为不会受影响的学校,如今也成了我们争锋的舞台。在竞争中,我们彼此暗暗较劲,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其中,而淡忘了心底最初的那份童真。都说永葆童心的人不会老。即使他的实际年龄很大,但他的稚子之心却能永远给人以新鲜活泼的感觉。童真是年轻的催化剂,在心底留有一份童真,就等于留有一份青春。童真是这世界上最纯真、最美好的东西,它可以让邪恶的坏人感动得泪流满面,改邪归正。我看过一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杀人狂设计陷阱引人上钩再借机把他杀掉的故事。一天,杀人狂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便对小孩起了歹心,他给小孩一个玩具车,想趁小孩玩耍的时候把他杀掉。不想他却被眼前的这一幕感动了:可爱的小男孩在草坪里无忧无虑地玩着那辆小车,欢乐的笑容洋溢在脸上……他向小男孩靠近,心里却有了一丝犹豫。“叔叔,谢谢你,真的很好玩。”小男孩笑着对杀人狂说,额头上闪着一点汗水。“叔叔,你不喜欢玩具车吗?”小男孩撒娇似的摇着杀人狂的胳膊,奶声奶气地问。杀人狂的眼眶湿润了。他第一次听到别人对他说“谢谢”,他也第一次看到人类的可爱。他放弃了心底那个邪恶的念头,小男孩万万没想到,他那份童真,救了他一命,同时也挽回了一个即将走上不归路的可怜人…… 留点童真在心底,就是留一份青春:留点童真在心底,就是留一份感动。多么希望,若干个岁月后,已经两鬓斑白的我们,在心底写下我们的个性宣言:一个永葆童真的孩子。

童年童趣的名家散文700字?

  “妈妈,这个东西不知道叫什么,我从来没吃过,可好吃啦,你快尝尝!”3岁的女儿一边热切地说着她的新发现,一边用稚嫩的小手麻利地解开缠在那个东西上一圈一圈的马莲绳。那动作有板有眼,速度俨然已是一位老手,我不禁为之惊叹,再看看她嘴角两边星星点点的江米粒,我马上有了答案。这个贪吃的小家伙,显然无法抵挡美味的诱惑已经消灭了好几个这个东西了。

  女儿笑眯眯地将那个东西送到我面前:“妈妈,快尝尝这个东西,奶奶包的,可香啦!” 我接过这个东西,那根青绿的衣带已被女儿解开,一身墨绿色衣衫已被剥散,露出了丰盈饱满的粒粒江米紧紧抱成一团的小身体,这个白色的小身体坚挺地站成一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形,泛着出微微的黄,闪着油油的亮,溢着淡淡的香。

  “粽子,宝宝,这个东西叫粽子。”

  “粽子”

  “对,明天就是端午节啦!”

  ……

  “妈,明天就是端午节啦!早上千万别忘了叫醒我啊,我要和哥哥一起上山采艾蒿!”小时候的我总会在端午节的前一晚一遍遍地和妈妈重复着这个重要的嘱托。

  这个时候的母亲多半是在洗粽叶、浸江米。母亲将一片片粽叶,两面清洗干净,整齐地摆放在大木盆中,用水浸着备用。那精心挑选的粽叶在水中浸泡后,翠绿欲滴,经络清晰,发亮透明。细长白嫩的江米经母亲仔细淘洗,放进盆里浸泡后更是粒粒饱满丰盈,晶莹亮泽。(江米,我们北方称糯米为江米)大枣、葡糖干、小豆、花生也会被母亲一并洗净,新鲜的瘦肉切成大小合适的细长条,用调料腌好,做馅备用。还带着幽幽天然芳香的马莲叶用水浸透,舒展着细长的身腰用来做包粽子的绳子。

  母亲做好这所有的准备后,从我家的窗子已经可以看到远处山脚下的火把开始攒动了。已经接近凌晨了,大家都想最早地采取到端午节的第一把艾蒿,以自己的勤劳招纳百福,行好运。凌晨四五点,年幼的我和哥哥姐姐们会兴匆匆地赶在太阳出来前去山上采艾蒿。踏着青草踩着朝露,寻觅着艾蒿的影踪,每采到一根艾蒿总会让年幼的我们无比地兴奋雀跃。用太阳出来前的露水洗脸也是我们必做的一件大事,大人们说这样露水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于是我们争相地采集着每一滴露水,尽管这样的露水是洗不净脸的,但我们完全不在乎。艾蒿一定是我们在太阳出来前采回家的,把艾蒿挂在门前、檐下,据说可以避邪,驱瘴,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再掐下一段插在发间,余下的编成绳索,那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那时,年长的哥哥姐姐,还会从山上挖回野生的白芍药花,野生的橙色土豆花,连根带土的种在自己的菜园里。艾蒿独特的清香,白芍药的清雅,橙土豆花风姿从葱茏的菜园中盈盈而出,我常常会看得出神。

  “吃粽子啦!吃粽子啦!”母亲一边召唤着我们,一边麻利地包着余下的粽子。

  母亲娴熟地卷粽叶,加米,放红枣、葡萄干。粽叶在她手里翻转,舞动,马莲绳一圈圈的旋转,一会儿一个亭亭玉立的三角形粽子便诞生了!母亲包的粽子不似南方粽子形状多样,她包的粽子总是和北方人一样简单明了、棱角分明的三角形,从不改变。尽管母亲包的粽子馅荤素俱全,但红枣粽子始终是主角,在母亲“枣粽”――“早中”状元的传承说法下,我们每个孩子在端午节吃枣粽的就成了头等大事。一层一层剥开已煮成墨绿色的粽叶,掺红枣的糯米便露了出来,蘸一点点白糖,轻轻地咬上一小口,清香淡雅,软糯滑腻,再配上一杯清润素朴的茶,沁着空气里粽叶和艾草满满的清香,那首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便在耳边回荡开来。

  端午早晨,母亲还会将阴历五月初一那天的鸡蛋煮熟在我们的肚皮上滚几圈,然后剥皮让我们吃下,说这样我们以后就不会肚子疼。母亲坚持这样的说法,我们也乐于与她嬉戏。

  挂彩色葫芦也是这天我们争先恐后做的事,红黄绿,粉蓝紫,家家门上都挂着五颜六色的纸葫芦,既是装点节日的喜庆,更象征着辟邪、去瘟灾,为家人增福禄。因葫芦有“福禄”之意,在这天更寓意着收集福气,万代绵长。

  香囊、五彩线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端午节这天互相炫耀的重要配饰。各种彩色的细线分别剪成相同长度的几段,合在一起后搓一搓,对折,再搓,再对折,母亲变戏法般呈现出麻花状漂亮的五彩绳,然后系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腕上。系线时,我们是绝对被禁忌开口说话的,因为那样会很不吉利。五彩线绝不能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第一场大雨时,抛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颈上的香囊是我们尤为钟爱之物,彩色丝布裹进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小小的香囊四溢着纯正的草药香气,五彩的丝布点缀在胸前,更寓意着避邪、祛病、消灾、强身。

  ……

  “妈妈,为什么明天要过端午节?”女儿那十万个为什么的小脑袋又开始快速运作了。

  “因为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纪念屈原。”我做了一个大众式的回答。

  “为什么要纪念过年?”

  哦!我的天哪!我可爱的3岁小女儿,看来是时候把我童年的端午节复制粘贴给你了!

写童心童趣的美文,名家名篇,600字?

  我也是初一,老师也布置了,我推荐汪曾祺的《花园》   节选(600字):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

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为天牛触须有一节它就有一岁。捉天牛用手,不是如何困难工作,即使它在树枝上转来转去,你等一个合适地点动手。常把脖子弄累了,但是失望的时候很少。这小小生物完全如一个有教养惜身份的绅士,行动从容不迫,虽有翅膀可从不想到飞;即是飞,也不远。一捉住,它便吱吱扭扭的叫,表示不同意,然而行为依然是温文尔雅的。黑地白斑的天牛最多,也有极瑰丽颜色的。有一种还似乎带点玫瑰香味。天牛的玩法是用线扣在脖子上看它走。令人想起……不说也好。  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呐,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也许你已经做完了,给分,谢谢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