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藤野先生写一篇回忆性散文800字?
汤老师,七十岁的人了,身体硬朗着呢,一米八几的个头,走起路来还是那么赳赳的。花白的头发,带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完全的学者模样。
汤老师是我初二时的班住任,语文老师,是我一生最崇敬的老师之一,他还是点拨了我人生轨迹的人。
一九六二年,是我国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二年,暑假放了三个月的时间。秋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带着父亲东挪西凑的十元钱到学校先报了名(记得那时整个费用共是二十二元)。一个星期后,学校就催着欠费的学生回去拿钱。我是星期六下午回的家,星期天的晚上我空着手又回到了学校。家里没钱,这我心里是清楚的:在那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为给二叔去南京治病,以及二叔去世时的花费已把家里搞得七债八负的了。可父亲还是答应我,星期二,是镇上逢集,他会想法子给我送钱去的。
星期二上午的那些课我已记不清是如何上的了,坐在那课堂里,我不时的向窗外张望着,希望早一点看到父亲的身影;心里在不停地猜想着,父亲是如何搞到钱的,……那失神似的样子在第三节的语文课上被细心的汤老师看个一清二楚。下课时,汤老师来到我的面前,关切地问我课堂上为什么不注意听讲?我低着头,红着脸,把父亲要送钱来的事对他说了。“好啊,待会你父亲来了,让我也见见。”汤老师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
第四节课刚上了一半,我终于从窗口外看到了父亲的身影。父亲背着个草篮子,象似沉甸甸的,在我的教室前转了一遭后,就到离教室远远的操场边的一棵树下坐着,等着我下课。
下课铃声响后,我迫不及待地冲出了教室,直向父亲奔去。望见了我,父亲慢慢地立起身来,左手里捏着不知点了多少遍的一搭小票子。我到得跟前,父亲显得很为难地说:“唉,今天真不如意,十多斤的烟叶子只卖去四斤多点;这只鸡打算卖的,它偏又下了个蛋,”说着,父亲伸手在篮里的那只鸡身下摸出了一个粉红皮子的蛋,不很大,蛋上还带着红红的血丝。
“不舍得卖了,就是卖了也凑不了那多的钱。”父亲的目光避开了我,显的万般的无奈。我茫然地站着,心里在翻腾着:这下蛋的鸡卖了是可惜,可那烟叶子又怎能卖了呢?那可是父亲一年的“口粮”啊!接着父亲又说:“孩子,让我跟你们学校的领导说说看,这钱能不能再给拖一拖,秋后一定给……”我仍默默地站着,“唉!爸真的没啥办法了,要不,咱跟学校说定,先退学一年,明年有钱了,爸一定再送你来念。”好一阵子的沉默……
“啊,这位大哥,你就是五星的父亲吧?”一个可亲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是啊,是啊,您是……”父亲显得措手不及。
“啊,汤老师!“我慌忙回过身来叫了一声。
“噢,您就是汤老师,是孩子他班主任,那好,那好!”
“给孩子送钱来啦?”
“……”父亲一时无语,低着头。忽然扬了下左手捏着的那搭小票子:“还差得多呢!这不,我正跟孩子商量着退学的事呢。”
“退学?”汤老师显得有些吃惊,“孩子这般小,回去也帮不了啥事的。”
“不是要孩子做啥事,只是这学费的钱,我实在没办法给想了……”于是父亲把家里的实际困难向汤老师叙说了。沉默了片刻,汤老师对我父亲说:“这样吧,你家的困难我再跟学校领导说说,看有办法没有,我会尽力的,尽量不让孩子失去学习的机会。”
临别,汤老师掏给我半斤饭票,五毛钱菜票,要我去教师小食堂买饭给父亲吃了再回去。我们再三地推辞也不行,只好领情了。
是星期四的下午,汤老师叫我去了他的办公室,告诉我:经过学校领导的同意,我的学杂费全给免了,每个月还给助学金两块五毛钱。这下可好了,那每个月的代伙费和蒸饭费都不用焦心了。随后汤老师带我去教务处领回了新的书本。
星期六下午一散学,我跟班长请了假,一路上跳着,蹦着,唱着跑回到十多里外的家。一家人听说了这样的好事情,都高兴的了不得。父亲不无感慨地说:“这汤老师真是个好人,孩子,你遇上了他,就象算命的说的,你遇到了‘贵人’,是的,汤老师就是你命中的‘贵人’!”
打那,为这不易得来的学习机会,我勤奋着,刻苦着,学习进步得很快,那成绩一跃就上到班里前几名。汤老师时时在关心着我,我的每一点进步,他都会给予及时的鼓励。他还要我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些文体活动。可那时我的身体很弱小,抱着篮球站在栏板下还扔不着铁圈呢。于是汤老师在一些课外活动时就教我拉二胡子,一个学期下来,我的二胡还真拉得有板有眼的,有多少次班级的文娱晚会上,我还上去表演过呢。
一晃,是六四年的夏天了,我临近了初中毕业,面对着毕业后的升学选择,我好象没啥犹豫的,考虑到家庭的困难,报考个中专,也好早点出来工作(那时中专毕业国家也是包分配的)。我最看好的是那“成都气象学校”读书一年半,出来分在气象部门,月工资二十九块半。其次是“淮安师范学校”三年出来做个小学教师。我填好了志愿书,满怀信心地交了上去。(那时是填过志愿再参加考试,也没现在这么复杂)
第二天上午,一个同学通知的我:“汤老师要你去一下,在语文教研组。”我没想什么,竞直来到了语文教研组。一看,我初三的班主任吴老师也在那儿。是汤老师先开的口,他手里拿着我填的那分“报考志愿书”:“这志愿是你自己填的?”我不好意思地应了声“是的”。汤老师又问:“那你征求过班主任吴老师的意见吗?”我无言,只轻轻的摇了摇头。“是啊,老师那么精心地培养你们,都希望你们能有个好的发展,可你们连这升学的大事也不和老师商量下,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好吧,重新填一次吧。”
我拿着一份空白的志愿书回到了教室,心里在盘算着如何填写。那困难重重的家庭影子始终离不开我的视线。我狠下了心,还抱着早些工作的愿望,把原来志愿里的第一第二的中专学校颠倒了一下,又在第三栏里填上了本校。
大概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我又一次被叫到了语文教研组,还是汤老师和吴老师,还是汤老师先开的口:“唉,你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就老想着念那中专呢?”我刚想说家庭的困难,汤老师打住了我的话头:“你是想说家庭困难,早点工作能减轻家里负担,可你怎不为国家想想呢,国家为培养你们花了多少钱财啊,这人力,物力的,国家需要你们有更大的发展,将来为国家作更大的贡献。好了,大道理不多说,你不就是家里困难吗,到高中部那助学金会更多些的,暑期里,多割点草晒晒,卖些钱,准备新学年开学。”当着我的面,汤老师把我那第二份志愿书给撕了。我再没填过志愿书,可能是老师给我代填了一份。
就在那临毕业的前夕,六四年七月八日我加入了共青团,那介绍人就是我的初三班主任吴老师和初二时的班主任汤老师。
六四年秋天,我顺利地进入了本校高中部学习。学杂费是给全免的,每月还有三块半的助学金。
六六年初夏,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拉开了序幕,接着是学校轰动了起来,停课闹起了“革命”,多少老师挨了揪斗,汤老师他们也未能幸免。那一年开始,全国的高校停止了招生,那老师苦苦为我描绘的大学梦也于此成了泡影。
七七年,历经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了,那将恢复高考的消息振奋了多少青年学子的心。十年里,我从一个农民到教师,再到部队当兵,最后因那“莫须有”的“社会关系”问题流落到了工厂,当了一名工人。可就在那恢复高考的第一时间里,我收到了汤老师托人代转来的厚厚一份高考复习资料,并要我每个星期六下午去他那儿,参加一些老三届同学组成的高考复习班。为了感激汤老师的关怀,我去了他那儿,当面诚心地谢过,也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复习。后来因小家庭的诸多困难,更主要的是那满足于现状(铁饭碗)的安逸感,我终没能如老师所愿,放弃了那一次的高空机会。
可又有谁曾想过,二十年后的一九九七年,那捧了近三十年的“铁饭碗”终被彻底打破,五十岁的我走上了街头,开辟起自我谋生的新天地。那以后,汤老师每每见到我,总流露着那对我的惋惜,还有着那多多少少的歉意。
是的,汤老师早年的一番好意,是曾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可我从来不曾有过怪乎汤老师的想法。我一直心存感激,不正是汤老师的关爱,才使那濒临辍学的我有了重新走上课堂的机会,有了学习更多知识的机会。也正是后来学得的那些知识,使我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了为社会贡献绵薄的技能。
老师,我真的感激您,永远的感激您!
仿写丁丽梅的散文800字?
花香满天
――读丁立梅散文有感
淌过岁月的小溪,我仿佛来到了作者家乡的小镇……
感觉中,小巷一直很静,深巷幽幽,什么样的秘密都能藏在里面.然而,昔日的青春女子长成一个中年女人,作者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了.但是,岁月也总要留给我们一些挥之不去的记忆.“想起小时过年,年味的诞生却是从祖父清洗蒸笼开始的.”“睡梦里,是新年的欢腾.醒来,满屋的馒头香.”……这一切被糅进岁月的褶皱里,藏进心灵的沟壑里,风剥雨蚀都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由此我们在与岁月的对抗中变得坚强而温柔.
作者的眼光是多情的,她看水水扬波,看山山舞蹈,动感的心情牵引着动感的文字,在生活的路上恣意地徜徉.平平常常的日子就这样被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耐心描绘得跌宕起伏,充满着温馨与浪漫.更令我们动情的是,作者铭记着山乡和城市养育着我们长大,我们今天的富足有着咸菜泡饭的印记.这是何等深厚的对父老乡亲的感恩!
读着读着,我不得不佩服丁立梅胸怀的坦荡和的立意的高远.在她的心里,春天的阳光无时无刻不在,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阳光在他手腕上划过的那道很耀眼的光芒”都会长久地在我们的心里驻留,成为鼓舞我们直面困难微笑着走向明天的动力源.在她的意识里,“窗外,有我们自己的天空呢,一弯新月,一方暖阳,总是把我们的心照得透亮.”为此,她坚信:“我们还有足够的资本让自己活得灿烂.”用优美的文字和瑰丽的想象提升着一篇篇短文的境界,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豁达与智慧.
读着丁立梅的散文,我既看到了牡丹花怒放的华贵,亦闻到了百合花淡雅的清香.
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800字左右?
1 我又再次的来到这康桥!踏过的脚印,随着时光渐渐散去,慢慢的消失尘埃之中。 在过去的那些日子,因为有你,使我的生活不再是一成不变,即使有千万个不舍,但你却一直活在我记忆深处。抬头望星星,怎么如此的闪烁,难道,无法停下一刻吗?当我走时,留下的只有回忆,而我漂流在这条康河里。当我走时,那原本充满生命的康河,变的无奈……。 站在人来人的人群中,我走了,孤单的背影慢慢离去!
2 别了,康桥…… 轻轻的离开了这个美丽又令人眷恋的国度,唯恐打扰了这沉静的一切,就如当初踏上西方国土般的静,留下美丽的天空,转身离去。 在那康河的河畔上,一丝金柳垂挂,夕阳将它着上新娘衣裳,她成了这岸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河水看着这一切,静静的投射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康河里油油的青荇,不时随着康河的柔波起舞,多令人羡慕呀!康桥,多么令人眷恋,是我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在这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河水悄悄的流过榆树下,停下了脚步在此歇凉,水清澈明亮,用清泉亦不足形容,它就像是彩虹那样美,却也容易消逝,撒落在浮藻间,沉淀着异国游子的美梦。
3 再次到康河,旧地重游,很多人事物不再相同,而梦呢?当时的梦去了哪? 找梦…轻轻的撑着船,往康河的上游逆流而去,却只得到满天的星斗,灿烂的光芒,我激动的想唱歌,大声的唱,但是,我不能!我不能打扰了沉静的康河! 离开康桥,为我歌唱的是不发一语的笙萧,夏虫也静悄悄的和我道别,康桥用沉默来掩饰感伤,用沉默向我道别。 悄悄的离开,最爱恋的康桥, 就像我悄悄的来探望康桥,轻轻的挥挥手,留下美丽的天空。 别了,康桥……
4 我轻声慢步的离开,犹如我轻声慢步的来;我轻轻的挥着手,任由衣袖在风中摆动,彷佛在跟那西边的云彩再Say good bye!……。 金光闪闪的柳树,我在那河畔边,像是那夕阳中娇柔的新娘,波光里映着那柳树倒影之美,在我的心头如水流波动般的荡漾! 绿油油的荇菜,实湿软的泥土上,水草再水中随波款摆!在康河柔柔的水波里,我跟心只是那其中的一条水草,只因能深深得受到它的浸润……。 那榆荫下的一水池,不是清澈的泉水,而是天空中那美丽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将沉淀着那代表一国游子般彩虹似的梦! 阿~寻找那梦想!就好像称着一只长长的竹竿,向青草更青绿的地方往上游撑去,又好似满满的星辉载满于整船,并在闪耀的斑斓空中吟曲唱歌……。 但是,我难过的不能一同唱歌,悄悄就像代表别的音乐;仲夏的虫儿不再吱吱啼叫,好似为我沉默,沉默笼罩了整个康桥……。 我轻声慢步的离开,犹如我轻声慢步的来,我挥了挥那随风飘逸的衣袖,布袋走任何充满回忆的云彩……。 第三度来到了康桥,心境不同,立场也有了不同……。 傍晚时刻,独自一人来到康河河畔,未通知任何一人,就像当初的我一样,抛下一切地、孤身一人地、毫无预警地闯入这美丽的康桥。漫步康河的河畔,沿着时间的脚步,脑中浮现着记忆中的康河的美…,一直回想着,品尝着那似彩虹的回忆、那短暂又绚丽的美梦…,如果可以,我愿我是康河中的一条水草,沉醉康河的柔波里,永远在也不要醒来。如果可以,就让我在榆荫下醉倒,梦着我还是从前的我、那潇洒的我、不顾一切最真的我…,永远再也不要醒来… …。 「梦」,不再完整,而是破碎的梦,沉淀在康河河底,沉淀在我心底,似沉封的美酒般,酝酿愈久愈美,而康河的美、康河的回忆,永远都令我深深地眷恋。 在一次的因缘际会下,那是偶然,却是上天的注定,注定我的快乐是如此的短暂。夜晚到来了,我是否该走了,离开这充满回忆的康桥,星光满天,在这寂静的康桥夜晚里,一切是那么地和谐,听不到一处虫鸣声,好似为我的别离而庄重,今晚的康桥是悲伤的,为我的人生感到惋惜,而我带着这份惋惜,即将告别这回忆的康桥。 再次与康桥相见。 岁月流逝,人事已非,景物依旧。 康桥是这样优美,康河是如此温柔。河畔低垂的金柳,像新娘,在夕阳中娇羞的不敢抬头;那一抹艳影,荡漾在波光里,更荡漾在我的心头。康河的柔波,那似母亲的包容,情人的爱抚,抚慰我的身心。我甘愿做一条水草!在软泥上,随波摇摆起舞。而浮藻间,沉淀的是,揉碎的彩虹,名叫「梦」的彩虹。 寻梦?往何处去?漫溯在星辉班斓中。星光点点,点着灿烂的乐谱。想是放歌吧,但我不能;夏虫也沉默,为此时此刻的愁绪。万籁俱寂,已是别离的曲,静静轻轻悄悄。 在康桥的优美,康河的温柔里,忧亦是忧,愁还是愁;短暂的轻松,片刻的放纵,但终究要回归现实的。该是时候了… 那情感如此断肠,气息冷 幽幽,非思非念,此时竟是最浓!惆怅,没有个底,唯独忧伤。愁。 再次与康桥道别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zjgdxz.com/post/63765.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