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性散文,中考满分作文600字左右,带赏析?
我的轨迹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凝视着du时光的匆匆zhi流去,有些怅惘,有些感伤。如何才能挽留那逝去的青春?于是我踏上了寻觅的旅程。
走过草地,看见了伏埋的枯草。当我感叹生命逝去的悲凉时,嫩绿的青草却在告诉我:它也有过青的轨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还在延续自己的轨迹。
漫步于小溪,清澈的溪水一见到底,一颗颗圆滑的鹅卵石静静地躺在河底。我感叹它沉寂的生命时,溪水碰击卵石所发出的清脆声音却在告诉我:它也浏览过名川大海,在惊涛骇浪里打拼过,它那被磨打去的尖尖的棱角,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
经过一片小树林,我发现一只小小的蜗牛。我感叹它脆弱的身躯时,它身后的那一段长长的水迹告诉我:它也有努力过的轨迹,它不顾自身有多么弱小,前方永远是它胜利的彼岸。我被这顽强的生命震撼哑然失声。
我驻足了,我不敢再前行,因为它们都在大声地向我宣告:我有自己的轨迹!
是啊,圆明园的残垣是那么无力,却在赫然昭示着自己灿烂过的痕迹;中国晚清落后无能,但也有过唐宋鼎盛时期繁荣的轨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给我国传统文化铺垫了前进的轨迹,而人类文明的发展又成为世界进步的轨迹。
何处有我的,属于我自己的轨迹?
小草告诉我,那天真欢乐的童年,难道不是你“青涩”的轨迹?
卵石告诉我,哭鼻子时自己抹干眼泪,难道不是你坚强的轨迹?
蜗牛告诉我,拿到满分考卷的时候,难道不是你努力过的轨迹?
是啊,那是属于我自己的轨迹!
岁月的尘埃不能掩埋我自己的轨迹。看见太阳,我知道自己笑过;看见雨,我知道自己哭过;看着自己,我更明白自己成长过!欢乐和笑声,愁苦与眼泪,都成为我成长轨迹中靓丽的风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
对于未来,我更加自信。有一天,我会骄傲地说:“看,那是我的轨迹。”
点评:这篇文章有散文诗似的美。无论结构安排,还是语言运用,都给人美的享受。前半部分铺陈展开写小草、卵石、蜗牛的轨迹,后半部分对应点明自己的轨迹,从详略处理与前后照应之中,我们看出了小作者思维的独特与手法的巧妙。语言的提炼颇见水平。
两篇叙事散文,内容不限,600字以上,要快啊?
轻轻叩响老木屋的门环
轻轻地轻轻地走近老木屋,轻轻地叩响它的门环,我听它的声音,似乎还回味着古老的歌声。八年了,我终于又回来了。我环视四周,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房,洁白的墙,青色的瓦,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也许我太守旧,我更喜欢那点缀其中的棕色老木屋。它是我爷爷的爷爷建造的,它就是我的“根”。
我热爱江南,我热爱家乡,热爱老木屋。
爷爷奶奶早已搬出了老木屋,这里变成了仓库。我推开木门,轻轻地踏着地板,它“吱呀、吱呀”地响,地上堆着爷爷编的草窝窝,而我和弟弟一点儿不怕爷爷,老在爷爷干活时去捣乱,拔拔他的胡子。满天星斗灿烂的夜晚,他搂着我们讲嫦娥奔月、武松打虎的故事……老屋墙上菩萨像至今还没有摘掉,那是妈妈买来的,她对着菩萨拜呀拜,我们拉着她的衣襟学她的样子……屋内的土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爷爷不在这儿烧饭,我们玩儿藏猫儿时都抢着往里钻,那里最安全,可是等爬出来,就满脸满身的黑,这可免不了挨大人们的骂,有时还挨打,但过了一会儿就忘了疼,又钻了进去。如今,土灶上落了一层厚土,可那口大铁锅还坐在上面,和以前一模一样。登上阁楼,那里一片空荡荡,只剩下一把躺椅。我躺在上面,仰头透过天窗看那流云,虽然只能见一星一丝,偶尔看到一只小鸟,却也乐趣无穷,闭上眼睛,享受这无穷的宁静,浑身的细胞全部进入了梦乡。儿时,我喜欢在这里唱歌,好像整个天地都是我的;我还可以钻到爷爷藏书的阁楼的一角,去寻找些古老的气息。《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虽然全然看不懂,却满心欢喜,像是得了名人真传似的,这样往往弄得满身灰土。后来,让爷爷知道了,他便时常拿出一本,讲解给我听。
清晨,站在阁楼上,推开窗子,辽阔的田野、绿油油的庄稼、田埂上挑担的农民便扑入视野。若是在雾色中,那就更神奇莫测了,白雾像天女的飘带,一会儿将房屋树木缠住,一会儿又松开,远处的房屋、高塔处在虚无缥缈之中,只露出一点点尖顶。雾色一会儿浓,一会儿淡,给一片大地笼上含情脉脉的面纱,那面纱下似乎有一张隽秀的姑娘的面庞,使人迫不及待地想掀开她,认识真面目。四周寂静无声,偶尔有鸭子“嘎嘎”地叫着,却一点儿也看不到它。唯一看清楚的是那云层底下的一抹淡红色,过一会儿,太阳露出半个圆脸,慢慢地从飘荡的云雾中升起来,最后才完全跳出白雾,一刹那间,这深红的火球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给云和雾镀上了柔和的橘红色。宁静的大地苏醒了,迎着晨风,浴着朝阳,显得分外妖娆,而晨雾却班师回朝了。
这时,往下看,便可见那木屋后的巴掌大的院子了。齐着墙根是一溜“望江南”,紫红色的茎,棱角分明;黄黄的花,像烧熔的黄金。我喜欢“望江南”,不仅在于它的形,更在于它的名。在北京时,爸爸曾拿着“望江南”标本给我看,说看到了它,就可以望江南了。回到家乡,爷爷告诉我,这“望江南”可以医蛇伤,还说我爸爸小时候到院里玩儿被蛇咬了,敷了它好的。 院中的“一支箭”也是顶招人喜爱的,整株草只有一片叶子,基部下延,外形似盾,另外在基部抽出一个穗子,挺直如矛,淡黄色,故又称“矛盾草”。在草丝中,院子四周,有一种叫“独脚仙茅”的植物,孩子们最喜欢它,据说,谁能将它完全连根拨起,谁就能用一只脚跑得飞快。院子是不常有人去的,因为大人们说,从古时候起里边就有个蛇精,身体粗得很,它会常常出来吓唬人的。我倒也不怕,因为我偷偷去过几次,也不曾被蛇撞上,自己觉得里边倒要比别处更有趣──我可以伏在草丛中捉蟋蟀,还可以扣饽饽玩儿“过家家”。这些也都是儿时的趣事了,如今知道这院里有许多种草药,里边自然没有什么“蛇精”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zjgdxz.com/post/64168.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