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说的特点和两者的区别?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和矛盾。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
表现形式不一样:
小说:小说是通过黄静的描写和人物的描写来表达主题,在文中很少有表达自己观念的感慨句,主要是读者自己去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和寄托的寓意。
散文:散文主要是通过作者写的主观句子和一些客观事物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这样的形式有很多,其主要的母的都是为了加强自己的观点。
记叙文:记述文主要是通过叙述一些客观的事物,感觉就是发生的一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些事物能让读者总结出作者的观点。
散文化小说是否经常存在“无效情节”?
散文化小说是一种小说文体,曾经一度被广泛推崇和引用,却在更长的一个时段里蹑足潜踪,销声匿迹。
毫无疑问,散文化小说也是小说,只是作者注重的文体形式有所侧重和区别,也是一种创作倾向,也存在过比较成功的创作个例。
应当说,散文化小说不是一种特别好驾驭的小说文体,很容易不经意间剑走偏锋,变成了散淡无趣的一篇流沙,体不成体,文不成文,变成了一种费力不讨好的疯人呓语。
散文化小说,重在强调个人心中的创作体验,强调语言的散文化,诗意化,而对于情节的塑造和描绘往往避重就轻,减少甚至忽略大面积的细节勾描,使之看起来音韵有余而形象不足,这是其一;其二是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故事情节作法,总是以个人的体悟和感喟充当起承转合的噱头与接洽,就很容易造成笔墨费了一大堆却让读者感到不知所云的惨烈现状,读起来没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到处处语言掣肘和羁绊,就很容易使读者放弃本来读下去的打算,成为一篇不被人喜爱和接受的创作文本。
至于散文化小说有没有无效情节,任何一个创作者也不是驾轻就熟、十全十美的个体创作者,当然会有这样的弊端存在。不过只是由于创作者个体之间的巨大认识差异,有的多,有的少,仅此而已。
就算是一篇完全依靠情节取胜的小说文本,一样也容易存在这样的创作漏洞,或者说创作失误。
一篇好的小说,那些无效情节只是很少而已,并不是完美到一点皆无,这不符合创作逻辑,也不符合创作规律。只是有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间接与过度,使其连贯起来更有噱头,更有看点,更容易接受,而有的人却无法驾驭使之完美的表述,变成一盘散沙,如此而已。
目前来看,散文化小说被接受的程度还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这样说,散文化小说已经走到了文学创作的边缘地带,稍不留神甚至会滑下创作深渊,变成创作者个人的独自疯吟呓语。
要驾驭好这样文体的小说,实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莫不如长枪大马的来一段故事绵密深厚的故事型小说,反而更容易自我驾驭,也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但散文化小说也有它自己的体裁优势,可以将一些琐碎而零散的叙述变得更加诗意化,更有浓情的温度,这不仅需要作者强大的个人创作功力,也需要读者耐下心绪细细品味。
图片来自网络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zjgdxz.com/post/65181.html
- 转载请注明: 访客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