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抒情的作用-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2020
11-18

散文抒情的作用-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表明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借以加强记叙的深度,揭示文章的主旨

抒情方式是指抒发感情的形式,大致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分4种,分别是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抒情是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抒情是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叙事性作品中,抒情常常与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运用。抒情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得好,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

借景抒情的运用与作用?

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作用: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使感情更加有感染力。好处:使文章不空洞,感情有所依附,更有感染力。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用: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好处: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