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命名 > 散文杂记-矛盾的散文《故乡杂记》赏析?
2020
11-19

散文杂记-矛盾的散文《故乡杂记》赏析?

有没有比较好的古代散文杂记随笔的合集?

阿尔贝・加缪《婚礼集・夏天集》约瑟夫・罗布茨基 《小于一》《论理智与悲伤》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散文集》《私人藏书》赛尔努达《奥克诺斯》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里尔克《给青年的信》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佩索阿《惶然录》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奥威尔《我为什么写作》纪德《地粮》罗兰巴特《恋人絮语》福克纳《福克纳随笔》圣艾克絮佩里《人类的大地》帕斯捷尔纳克《人与事》让・科克托《存在之难》德波顿《哲学的慰藉》王曾祺《人间草木》迅哥儿《朝花夕拾》巴金《随想录》北岛《清灯》《午夜之门》范晔《诗人的迟钝》资中筠全集岩井俊二《垃圾筐电影院》

矛盾的散文《故乡杂记》赏析?

故乡之于我,犹如心底的一汪清泉,涓涓流淌,生生不息,它流经过往的岁月,流经我人生的每一寸土地,流经心尖尖上那些永恒的记忆……甚至于每提及它,心灵也会变得柔软许多,甜滋滋、暖融融的,犹如暖流静静的滋润着我的心田。故乡的山是青的,水是秀的,人是亲的,人与人之间的情份也是最为可贵的。近年来,随着父亲的辞世,母亲和我们同住,回去故乡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但每次回去,最喜欢看的仍是那一张张没有半点伪装、从心底里直透到眉宇间的笑容和关怀,故乡的人和那片土地一样,还是那么真切、那么纯朴,不带半星杂质。去年年底,专程携子回了趟故乡。一是让儿子感受一下那里新鲜的空气和质朴的生活。二是看看那些乡亲们如今的日子过得可还舒心。那是个阳光充足的日子,故乡的乡情依然很浓,人情更加温暖,有几位老人在树下悠闲地晒着太阳,偶尔也聊聊国事和家事,那天我们几乎跑遍了整个村庄,但没看到和我同龄一块玩大的那些伙伴,也没看到他们的子女,干净整洁的村庄里多少缺了些生机和活力。听老人们说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或做生艺去了,只是逢年过节才都回来看看,所以留守的大都是老人和入托前的孩子。老人们的话说得似乎很轻松,但从他们的眉眼间,还是看出了苍老、寂寞和身体的反应迟迟钝来。也许这就是城市化的一种必要的牺牲吧,有一代人的长期迁居,必有另一代人的留守。以此来告别一个旧时代,迎接一个新时代。只是十年、二十年之后,随着村庄的减少,“故乡”这个词也会是另一种概念吧。望着家乡的那条河流,我多少有了些安慰。它虽然瘦了些,但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能够幸存下来,该是故乡的福气,更是生态建设的功德,它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原始而美好的记忆。回程的路上,车子快速飞奔,驶向那个用石头和砖块造就的所谓的城市。此时,我在想一个问题,历史发展大凡是一种文明改变另一种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破什么、立什么,留存什么、发展什么,选择将决定和影响到太多的东西,它正悄悄地构建着我们未来的世界。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