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演讲
》是一本由[加]朱迪思·汉弗莱著作
,人民
邮电出版社
出版
的平装图书
,本书定价
:49.00,页数
:248,特精心
从网络
上整理
的一些读者
的读后感
,希望
对大家
能有帮助
。
《即兴演讲》读后感(一):你觉得自己
笨嘴拙舌不讨喜?四个步骤
让普通人
成为“演讲大神”
提到演讲,你会想到什么?是大咖
精英
们站在舞台
上侃侃而谈
?还是领导
干部
们在公司
大会
上口若悬河
?你是不是觉得演讲这个事儿
离自己很远,普通
人没什么
机会
需要
做演讲?
其实,新时代
的演讲方式
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
,不需要长篇大论
,滔滔不绝
,而是在不同
场合
,甚至是时间
间隙
里,通过“即兴演讲”,掌控每一个沟通
瞬间,获得他人的尊重
和认可
,得到更多机会。
《即兴演讲:掌控人生
关键
时刻
》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
的方法
,可以使我们通过刻意练习
即兴演讲的技巧
,掌握多种场合的即兴演讲脚本,以应对
各种即兴时刻。《即兴演讲》的作者
朱迪思•汉弗莱,沟通领导力专家
,是北美知名
的沟通领导力公司——汉弗莱集团
的创始人
。
《即兴演讲》中介绍
了领导者
讲话脚本的四个步骤,分别是用抓手吸引听众
,陈述要点
,建立
结构
体,以呼吁行动
结束
。下面,我们来具体
看一下这四个步骤。
1. 用抓手吸引听众 “抓手”是为了与听众建立融洽
的关系
,吸引听众,让听众参与
其中。抓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直接称呼
听众的名字
,说一些与听众相关的话,讲他们曾经
提出的某个观点
,询问
他们的情况
,提出他们感兴趣
的事物
等。
这些的方法的前提
是,要对“即兴讲话”做好准备
,了解
讲话的主题
,尽量准备相关的学科
知识
、一般性知识和相关经验
。同时
,还要了解听众,对听众进行
分析
,比如,他们的知识水平
、他们的想法
等。
抓手是即兴讲话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必不可少
的步骤。但是要注意
,抓手的内容
一定要贴近主题,与要点联系
起来。
2. 陈述要点 什么是要点呢?要点有以下几个特征
:
①要点就是你的观点
②简单
清晰
的一句话
③有吸引力
④承载信念
⑤积极
正面
⑥清晰可辨
通过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讲话要点,讲话者可以尽快切入正题,围绕自己的主要观点引导
、影响
和启发
听众,让听众迅速
了解自己的讲话的重点
,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观点。
3. 建立结构体 结构体的作用
是让讲话者更清楚
地传达要点。即兴演讲者往往需要更加清晰、明确地提出论据支持
自己的观点,领悟
以下四种结构体的组织
模式
,可以快速选择
适合自己讲话的最好方式。
①原因
模式
原因模式通过罗列各种原因和理由
来支持主要观点。
②方法模式
方法模式是展示
实现
主要观点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方式或必须要完成
的事项
。
③情况/反应
模式
情况/反应模式适用于当讲话要点涉及某种情况或挑战
而需要采取行动。首先可以描述
现实情
况或面临的挑战,然后描述回应
的方法。
④时间顺序
模式
时间顺序模式适用于可以按照时间序列来描述的讲话要点。
在陈述结构体内容时,注意使用
标识词,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等,让听众清楚地得到支撑
主要观点的论据。
4. 以呼吁行动结束 领导者讲话脚本起始于听众,同样结束于听众。以呼吁行动结束讲话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将话语
权交给对话
的另一方
②要求
作出最终决定
③介绍项目
推进或活动
开展
所需要的具体步骤
④鼓励
他人
⑤传达最后通牒
⑥激发合作
呼吁行动也应尽可能
吸引听众,同时将讲话要点具体化,把一个抽象
观点转变
为可执行
的具体行动步骤。
以上,就是领导者讲话脚本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用抓手吸引听众,与听众建立融洽的关系;第二步,陈述要点,简明扼要
地表达
自己的观点;第三步,建立结构体,清晰地陈述支持观点的论据;第四步,以呼吁行动结束,把观点转化为具体行动步骤。
朱迪思•汉弗莱把这四个步骤称为“领导者讲话脚本”,其实对这四个步骤进行适当
的扩展和变通,我们每一个人
都可以在会议
、求职面试、社交
活动等各个需要即兴讲话的场合使用。
即兴演讲是展示领导力,获得机会的有效
方法。但方法毕竟只是方法,是“术”的层面
。要想真正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还是要从根本
上解决
问题
,那就是不断学习
,不断积累
,让自己变得更好,为别人创造
价值
。
《即兴演讲》读后感(二):即兴演讲速成白宝书
这是一本如果作者能把前25%删掉的话,会更好的一本好书
。原因很简单,前25%说的全是废话
。本书不同于《高效演讲》、《魏斯曼演讲圣经
》等名作,全面
阐述演讲,谈到了演讲的方方面面
,恨不得在内容上无所不包
,把作者知道的都倾泻在书里头,而本书则不是这个风格
,剑走了偏锋,缩小了视野
,只关注
即兴演讲这个特殊
的情景
,因为聚焦,反而可以心无旁骛
的说深说透,这一点正是本书相对于其他书籍
的一个显著
特色
。话说回来,为什么说前25%全是废话呢,依据
很简单,作为
一本讲即兴演讲的工具
书,就应该上来就开宗明义
的向读者传授自己的方法论,或者是思路
框架
,而不应该花25%的篇幅
大谈特谈即兴演讲的重要
作用、意义
和威力
什么的,道理
很简单,但凡买这本书的读者显然是知道即兴演讲的重要意义的,如果真不知道的话他也不会去买,再退一万步讲,即使读者真不懂即兴演讲的重大
意义,作者花几页讲一讲就可以了,至于花25%篇幅吗?颇有杀鸡用牛刀之嫌啊,不过好在瑕不掩瑜,这本书接下来的75%还是有好货的,所以整体
上来看,还是好书一本。
接下来看价值分析,重要的价值点还是一个:作者提出了一个很赞的即兴演讲框架。
作者的即兴演讲框架很棒,回想自己即兴演讲、发言和沟通,但凡无意中大致遵循了这个模式,往往效果
就比较
好,但凡没有与这个模式相距甚远的,则效果就差多了,自己下来反思
的时候
总是懊悔自己没有说好。具体来讲作者的框架包括四个部分
,分别是抓手、要点、结构体和呼吁。所谓抓手其实就是一个把听众注意力
抓过来的一句话,告诉大家我要发表
意见
了,大家要注意了。要达到真正抓住听众注意力,就需要发言者结合
所在
场景
在抓手的措辞上下
功夫
,做到吸引人,激起别人兴趣。成功
引起听众注意之后,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点,发言者要在第一时间
开宗明义的表明自己的要点,因为是要点,这句话一点要简洁
而有力
,清楚而明晰
,真正做到先声夺人
。通过要点表明了
态度
和看法
,接下来就是用结构体来为要点提供支撑,提供依据,说清楚为什么你提出的要点是值得听众重视
的,结构体一般可以有4种形式
,分别为说明
原因、说明步骤、说明方式和情景反应方式。其实作者所说的这4种形式是什么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在这里边安排
的内容能够为要点提供依据,做到发言既有观点又有根据
就好。而且我们也可以在作者这个框架上合理
的拓展延伸
,结构体本身也可以是多个要点,而这些要点下边又可以有自己的结构体,这种结构就成为了一种嵌套结构,但是考虑
到人们
有限
的思考
能力
,如果太复杂
的话,就超越
了一般听众的理解
能力,所以即使要谈论的问题很复杂,这种嵌套结构深度
最好不要超过2层。最后一个部分就是呼吁行动,这一块的话,就是体现
一下对下一步的安排或者倡议,大家也经常用
,老生常谈
了,不说也罢。
这个框架简单易用,可以轻松
上手,日后遇到没有任何准备即兴演讲的时刻,记住先找一句有意思
的话做个抓手,迅速形成
要点,接下来就围绕要点开始
现场发挥
吧,结尾时再呼吁一下下一步的行动,这个即兴演讲就可以打完收工了。
《即兴演讲》读后感(三):准备工作
决定一切;简短
的谈话要有抓手、要点、证据
和呼吁:2.5星|《即兴演讲》
书的开头说的即兴演讲,包括各种临时场合的谈话,比如茶水
间、电梯
、厕所
、走廊
等场合的偶遇。后面则开始强调“准备工作决定一切”,一定要提前准备任何的即兴演讲。
作者强调任何的即兴演讲都要有抓手、要点、呼吁,时间允许的话,要点之后要跟上证据。
书中还有不少沟通的细节
与技巧,比如领导者在公开
的沟通会上面对恶意
的问题,不要重复
问题。
读后感觉
书中的技巧适用于所有的演讲而不仅仅是即兴演讲,大部分的技巧都在别的书中见过了。另外的感觉是全书
的小技巧还都不错
,大的结构与逻辑
则不够
清晰,前后有不少交叉重复的地方
。
第三个感觉是类似
的技巧,如果有比较大的改进空间
,一定要有旁人指导
才能
快速改进,指望看一本书提高
有困难
。
总体
评价
2.5星,有一定参考
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
版中的页码:
1: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
,一些高调
的领导者会在即兴时刻跟着感觉走,结果
让自己悔恨
终生;一些管理
人员
在会议上被点名发言时语无伦次,就像舌头
打了结一样
;另一些管理者
一开讲就滔滔不绝、没完没了
,最后连自己都忘记想要说些什么;#206
2:即兴演讲是一种少数人掌握的艺术
。然而,对于领导者来说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这里的领导者绝不仅指那些有着顶级头衔
的高层
管理人员,还包括那些希望自己待人接物
周到
、言谈
有说服力
的各个层级的领导者。#218
3:1988年,我成立
了自己的信息
传媒
公司——汉弗莱集团。当时市场
上对正式发言稿的需求
依然很大,因而撰写演讲稿以及培训
高管
如何发言是公司的主营业务
。#332
4:20世纪
90年代
是一个转折点
,市场出现
了一些非常奇怪
的现象
:对正式演讲稿的需求骤然下降,而要求汉弗莱集团提供即兴发言帮助的客户
的数量
飙升。#334
5:这就是科技
和即兴之间的联系,人们用更简短、更自然
、更真实
的方式进行沟通,使得即兴演讲越来越普遍
。#397
6:大卫·哈恩经常与传媒团队
的成员
密聊,他们的聊天往往持续3~5分钟。他发现这样的工作方式比定期会议更富效率
,即兴密聊让他和团队成员有机会在简短对话中互相了解并推动项目进展
。#417
7:平均
而言,访谈对象
在切换到另一项活动或被打断之前只有11分钟零4秒的专注时间,29难怪商业
领袖
发现即兴谈话更适合当今环境
。#424
8: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表示:“有时候你参加一个商务
会议,发现没人记笔记
,你马上就会明白
会后不会有实际
行动。#786
9:信息大量涌入,导致人们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越来越短。根据美国国家
生物
技术
信息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的数据
,平均注意力时间已经从2000年的12秒降至2013年的8秒。这比金鱼
的注意力还要少1秒!#998
10: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调侃
那些讲话主题不明
确的人,他说:“起床之前,他们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讲话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坐下时,不知道自己刚刚讲了什么。”#1046
11:最好的员工
并不是那些擅长阿谀奉承
的员工,而是与上司
进行建设
性地互动
的员工,这并不意味
着对老板
进行猛烈
批评
,这只会缩短你在一家
公司的工作年限。尊重管理层意味着知无不言
、提出新观点、提出有利于
公司和老板实现目标
的建议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尊重管理层还意味着能够理解自己提出的想法并不总是会被采纳。#1100
12:要点是简单、清晰的一句话。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的信息不止一句话,而是一个冗长
而复杂的句式,听众就很难“理解它”。#1431
13:换句话说,高层管理人员大约只有15%的时间没有用
于讲话沟通。#1638
14: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答案
是准备决定一切。#1760
15:不管遇到什么新情况,深思熟虑
之后再写脚本非常重要。最佳脚本都包含领导者讲话脚本模板
的四个部分。#1823
16:这个简短的脚本包括抓手、要点和呼吁行动,因而足以作为简短介绍。如果想讲更长时间,可以在结构体部分罗列一些论据。#1827
17:在回答
问题时,不要重复问题中的否定
部分。比如有人问:“你们公司的行动是不是孤注一掷
?”避免回答“不,我们没有孤注一掷”。可以想象
一下,如果媒体
报道
的标题
是“CEO说,没有,我们公司没有孤注一掷”,会是多么糟糕
。#2185
18: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评价问题让人感觉高高在上
。你的角色
是回答问题,而不是评判
听众。如果你说有些问题问得好,那是不是意味着另一些问题问得不好
?只要回答它们就可以。#2189
19:如果有人对你或你公司的描述有误,请礼貌
地纠正,否则听众会认为它是准确的。#2194
20:如果问题问得不清楚,你再给她一次提问
机会,她也不大可能把问题说清楚。所以,你尽可能地解释
一下问题,不需要进一步向提问者发问就可以回答,比如简单地说:“我理解你是问我……”#2198
21:有些时候,有人会就你、你的公司、职业、同事或你的竞争对手提出负面的问题(“你是说你的公司还没有实现盈利吗”)。回答这种问题时不要重复其否定陈述,而要说“我们希望明年实现盈利”。同样,如果有的问题含有挑动或偏见性的语言,回答时不要针锋相对,而是冷静作答,转向更高层次的要点。#2200
22:他还加了“Oops(哎呀)”,这使情况变得更糟,后来另一个辩手提出了建议,但为时已晚,佩里将永远被人铭记为一个由于忘记第三个机构而搞砸竞选的总统候选人。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17年,佩里被任命领导他忘记的那个部门:能源部。#2225
23:马克·吐温曾经说:“正确的语言和差不多正确的语言之间的区别是闪电(lightning)和萤火虫(lightning bug)之间的区别。”#2334
24:为了完善即兴讲话使用的语言,记住以下“4C原则”:清晰性(clear)、口语化(conversational)、自信(confident)和协作性(collaborative)。#2338
25:再次,用眼睛来“控制会场”。很多人在与多人交谈时眼睛会瞟向会场其他地方,而不是某个人。我们的眼睛经常会看天花板、墙壁、桌子,甚至有人正好走进来,我们就看着门。眼睛的这种“漫步”会使我们中断与观众的联结。保持联结的秘诀在于和听众保持一对一的目光接触。#2675
26:最后,用眼睛表明你在听别人说话。我们的目光会显示我们在关注、参与、回应。所以,不管你是在走廊里一对一谈话,还是在与10个人会面,都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讲话者身上,明确表示你对这个人的讲话感兴趣。这样你会被认为善于倾听,而你也确实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2681
更多良心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即兴演讲》读后感(四):即兴演讲读后感
谈到即兴演讲,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临场发挥,但是读完这本书后,彻底改观,所谓的即兴就是一切准备妥当,不是不经思考地脱口而出,它和准备正式讲话一样,需要技巧也需要练习。即使是演说家丘吉尔做即兴演讲都要准备好稿子,台下在三的练习。
所谓即兴演讲更多的是即兴交流,每一次交流的瞬间,都是在表达自己输出观点的一个机会。简短的时间里,我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重要。这本书三观很正,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就按照这个套路讲就OK啦,123讲就对了,它是想告诉你要想成为一个即兴,一个能够散发领导力的人,你得首先改变你自己,自己在心态上,在你准备过程中,有没有做好领导者的准备。
学会即兴演讲的好处很多:比如在各种社交酒会上,碰到各行各业的专家,通过沟通,拉近关系,可以更好得到学习的机会,更好的合作,加快决策,使人充满魅力。作者教会了我们很多演讲的方法,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活学活用,刻意练习,才能发挥极致。
《即兴演讲》读后感(五):樊登推荐序:即兴演讲不是张口就说
我爸爸是个不爱跟人打交道的数学教授,连他们学校的校长都不认识。我想原因可能是他上中学时的一次公开演讲。因为学习成绩好,我爸爸被指定为学生代表在全校大会上发言。他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因为太紧张,在说完“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之后,大脑就一片空白了。我爸爸说他后来是被校长抱下台的。这个故事成了我童年时的噩梦,我总觉得爸爸的不善言辞一定会遗传给我。所以直到今天,我对于时间不长的即席讲话还是有点胆怯,而且一直没有临场发挥特别精彩的案例。
孔子倡导刚毅木讷,认为一个人如果太能说,难免添油加醋背离事物的本真。所以我们从小就不太在提升表达能力上下功夫。即便是现在学校里很鼓励学生做公众表达,可想提升自己、找到关于如何有效表达的理论研究也不容易。在文和质的比较中,我们普遍还是重质不重文。这本无可厚非,但世界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频、音频的主角,一小段精彩的表达所产生的传播力,很有可能不逊于过去的一篇论文或者精心制作的电视片。而且我们的日常生活、社群社交都被暴露在移动互联网的媒体之下,这等于把一种传播学的超能力赋予了每一个普通人。可惜只有一小部分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利用超强的表达能力成为意见领袖,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
后来在我参加辩论赛、讲课、主持节目、做读书会的过程中,我发现演讲能力似乎和遗传关系不大,而是纯粹来自刻意练习。现在我差不多每周要进行一场千人演讲,我在练习一种被称作“正念演讲”的方法:就是完全不做准备,上台后保持平静的呼吸,有觉知地说出每一句话;而且要言之有物,逻辑顺畅。目前我的状态时灵时不灵。有时候确实很美好,能感觉到观众和我的演讲一起律动;有时候就发现在台上丧失了创造力,需要不断回忆上一次是怎么讲的。衡量的指标很简单,正念方式下的演讲不累,不在正念状态下会口干舌燥。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够找到像解数学题一样的西式方法。如果即兴演讲有可以遵循的套路和定势,那不就简单多了吗?
我讲过一本书叫作《高效演讲》,书里内容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坡道、发现、甜点三段论,能够帮我们快速地构建一个演讲。但是太简单,总用这一招,难免会无聊。而且即兴演讲和有准备的演讲还是有所不同的。我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找书,我相信总有一本书能够满足我当下的要求。是的,《即兴演讲》就是这样一本书。就算你不想成为意见领袖,你总想有正常的社交、获得大家的认可吧?而且,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快乐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兴演讲能力可以让你在人际关系上轻松许多。
这本书告诉我们即兴演讲不是张口就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是有节奏、有计划地让听众接收到你的观点并产生行动动力的过程。每一个看似轻松的演讲者,其背后都有着方法论和刻意练习的支撑。樊登读书会一直倡导人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的。这本书,会是又一个给你带来改变的利器。
本文作者的文集
给他/她留言
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有 0 条评论